第九十三章 轻而无备,性急少谋(2 / 2)

“传令,庞德带两曲轻骑,分布袁彬、赵表左右,为第三阵!”</p>

“传令,马岱带三曲辅兵,居于中军之后,此为第四阵!”</p>

“传令,甘宁带领两曲善弓弩者,布于全军左右两侧,若有贼逼近,立射之,为第五阵!”</p>

“擂鼓进兵!!”</p>

袁彬,赵表,庞德,马岱,甘宁等人,各率所部,在阵阵的鼓声之中,总开始奋勇向前!</p>

南方之战,些许的游骑战法,虽然能够使对方产生混乱,但最终,真正要比拼的,还是步兵之战!</p>

此时,孙策也是满目血红,他死死的盯着那率领骑兵袭扰己方前军的玄甲战将,浑身竟然微微颤抖,爆发出了浓烈的战意。</p>

双方上万的军士在各部战将的带领下,开始向着战场奔杀而去!</p>

但很显然,因为赵云的突击,己方的前阵已被切割,稍后必然会落于下风。</p>

孙策知晓,若要提升士气和战意,非得他亲临战阵。</p>

孙策举起手中长矛,高声道:“儿郎们,随我冲!生擒刘繇,活捉刘翊!”</p>

“慢着!!”</p>

周瑜急忙出声阻拦:“伯符,你乃三军主将,岂可轻临前阵?此乃匹夫之勇,万一有事,悔之不及!!”</p>

孙策却不顾周瑜的劝阻:“我随父征战,逢战必先,今既遇如此劲敌,岂能退却!杀啊!!”</p>

说罢,他纵马而出,带领着三军将士,向着战场的前方奔去。</p>

只是留下周瑜,茫然的看着他的背影,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。</p>

“唉,伯符啊伯符,你身为人主,岂能这般轻浮……这战场岂是儿戏?若逢战便如此,你这条性命,岂不早晚要丢啊……”</p>

当双方开始交战的那一刻起,双方的士兵在各自将官的指挥下,不断的向着对面的敌人砍杀着。</p>

每当锋利的矛尖刺入敌人的身体时,除了会发出噗嗤的声响,在兵刃从敌人的身体拔出时,还会溅射出慑人的血花。</p>

前方越来越多的双方士兵开始倒下,而后方的士兵开始在将领们的催促下,不断的踩着同袍的尸体向前猛冲。</p>

许多士兵们在倒地时尚还有气息,但他们的同袍此刻却没有精力去顾及他们,而是果断的踩踏他们流淌着鲜血的身体,继续向着对面的敌人攻杀!</p>

大争之世,便是如此!</p>

乱阵之中,人命如草芥。</p>

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真实写照,也是古代战争的最基本的表现。</p>

冷血!</p>

无情!</p>

大型的步兵野战一旦展开,那最终的战果,往往就是以无数将士们的性命和尸体堆积而成的!</p>

随着两方士兵们的不断冲击,大片的血雾开始在空气中飘散,血腥的气味随风席卷平原,让人闻之欲呕。</p>

后方,刘翊与徐晃共同登上了一座临时车台,眺望远方。</p>

军中自有法度,临阵野战之时,指挥的战将必须登高望远之地。</p>

下立纛旗,左右置鼓角,同时周边安排预备军。</p>

除去已经杀出去的兵马之外,其余的散将皆立于大纛之旁,随时等候主将的调令。</p>

因为在关键时刻,这些预备军一旦出击,就可以一锤定音,奠定胜局,或是前出堵漏,力挽狂澜。</p>

刘翊站在徐晃的身边,看着他指挥若定,指挥上万的大军与彼军厮杀,心中颇为感慨。</p>

说实话,刘翊所率领的这支军队的成分比较复杂,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汇成这一支强军,除了刘翊的统筹之功外,很大程度要依赖于徐晃的操练。</p>

“将军!”</p>

徐晃突然转头,对着刘翊行军礼,道:“将军,徐晃代将军指挥战阵,若有疏漏之处,还请将军教诲。”</p>

刘翊摇了摇头:“我麾下这万余将士,能有今天的威势,全赖公明操练有方,调配有度,交给你临阵指挥,我很放心。”</p>

“只是眼下,我只有一条建议!”</p>

徐晃忙道:“将军请说。”</p>

“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!”</p>

徐晃闻言挑了挑眉,未解其意。</p>

“孙策为人,轻而无备,性急少谋,乃匹夫之勇耳!”</p>

“今日征战,他必争先前,此为将帅之大忌也!”</p>

“你知道该怎么做吗?”</p>

徐晃闻言,恍然而悟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