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民间诡异故事二十三(1 / 2)

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雨

窗外的雨丝如细密的蛛网,将整座图书馆裹挟在阴郁的雾气中。我蜷缩在民俗学资料区的角落,台灯的光晕在潮湿的空气里晕染成模糊的琥珀色。这本泛黄的《民间诡闻录》不知何时混入正规藏书,书脊裂开处夹着的纸条上,“民间诡异故事二十三”几个字用褪色的红墨水书写,笔迹潦草如濒死者的挣扎。指尖触到纸页的瞬间,一股寒意从尾椎窜上脊背,仿佛有双看不见的眼睛在书页间窥视着我的灵魂。

书架间的阴影仿佛在蠕动,我揉了揉发涩的眼眶,突然注意到纸条边缘有一行更小的字迹:“阅毕速焚,莫留痕。”心跳骤然加快,但好奇心如毒藤般缠住理智。台灯映照下,书页上的墨迹时而清晰时而模糊,像是被某种力量操控着变换形态。

---

糖烟酒厂的午夜幽灵故事始于1993年除夕夜的句容市糖烟酒厂。仓库管理员老张、小李和学徒王建国三人轮值守夜。午夜交接班时,老张因尿急独自前往厂区西北角的旱厕。据小李回忆,老张离开后约十分钟,厕所方向突然传来一声闷响,像是重物坠地。他与王建国提着煤油灯前往查看,却发现厕所空无一人,唯余门板上的铁锈新鲜剥落,砖墙缝隙渗出暗红黏液。两人在厂区搜寻至天明,老张却像被夜色吞没,连鞋印都未留下。

老张失踪前一周,仓库常有异动。小李曾撞见他蹲在红糖堆旁,用火柴棍在地面画扭曲符号,嘴里念叨着“三包糖,三包糖”。王建国则发现老张的工服口袋里塞满符纸,符上朱砂画着倒三角图案,边缘被口水浸得发黑。警方搜查时,仓库角落的水泥地有被铁锹翻挖的痕迹,三包红糖不翼而飞,仅剩地下潮湿泥土中散落的糖粒,在手电筒照射下泛着诡异的蓝光。

警方搜查三天无果,厂里流言却愈演愈烈。有工人称,老张失踪前一周总在仓库角落嘀咕“他们来了”,并偷偷将三包红糖埋进水泥地。两周后的同一午夜,小李与王建国结伴如厕时,后者竟主动提出“替老张守一会儿”,随后消失在蹲位隔间。小李狂呼救时,隔间门缝渗出黏稠黑液,手电筒光束扫过粪坑——一只肿胀发白的手卡在下水道铁栅间,指甲缝嵌着红糖颗粒。

小李在隔间外呼喊时,分明听见王建国的声音从粪坑深处传来,语调却像老张生前般沙哑:“替我守到天亮,他们怕糖……”话音未落,黑液突然沸腾,涌出数十只指甲大小的红色虫卵,卵壳破裂后钻出蠕动的幼虫,顺着小李裤脚往上攀爬。他疯狂逃出厂区,次日回厂却发现王建国失踪,厕所砖墙上的黏液已凝固成暗红符文,与老张符纸上的图案一模一样。

地质勘探报告显示厂区地下无空洞,警方最终以“集体癔症”结案。但糖烟酒厂次年拆迁时,挖掘机在老张失踪的厕所下方挖出三具叠压的骸骨:最上层骨架手腕缠着1993年的工牌,中层骨架牙齿间塞满红糖,底层骨架的dNA与失踪十年的王建国吻合。雨声渐密,我合上书页,发现“红糖”二字旁用铅笔写着:“驱邪,亦招邪。”

**扩写细节:**拆迁当天,挖掘机司机突然抽搐倒地,七窍流出红糖色的黏液。救护车赶到时,他已瞳孔涣散,却在急救床上用指甲在担架边缘刻下“三包糖”三字。此后厂区旧址每逢阴雨天便传出铁链拖地声,居民常在凌晨看见三个黑影在雾气中搬运红糖袋,袋子渗出的液体滴落处,砖石迅速腐化成灰。

---

锁龙井的呓语北京北新桥锁龙井的传说在书中被添上一笔血色。1949年夏,施工队为拓宽马路欲拆除古井,队长刘铁柱率先下井勘测。当他用钢钎撬动井底锁链时,井壁突然渗出腥臭黑水,锁链发出非人非兽的嘶吼。工人们看见刘铁柱被无形力量拖拽,最后只有一截沾满淤泥的麻绳从水面浮出。次日,井口飘出他的工牌,铜质名牌在腐蚀性液体中竟完好无损,背面还新增一行血字:“莫扰井底眠者”。

刘铁柱下井前,井口突然刮起阴风,将工棚内的蜡烛全部吹灭。他腰间挂着的铜制护身符无故断裂,符片“嗡”的一声嵌入井壁砖缝。工人们手电筒光束扫过井底时,锁链缝隙间隐约露出鳞片状的铁锈,嘶吼声中夹杂着古蒙古语的咒骂。麻绳浮出时,绳结上缠着一缕刘铁柱生前梳辫子的红绳,红绳末端浸血,字迹正是用此血所写。

地质学家后续探查发现,井底确有暗河连通地下断层,但无法解释工牌为何能逆流而出。书中夹着一张泛黄照片:刘铁柱失踪当夜,马路对面茶馆的店员拍下井口异象——相纸边缘模糊人影簇拥,中心却清晰映出一只生满鳞片的手臂攀在井沿。去年考古队失踪的新闻突然闪过脑海:那支队伍最后的定位信号,正来自北新桥附近。雨声在此刻变得粘稠,仿佛无数嘶鸣从地底涌来。

店员拍摄照片时,相机镜头突然蒙上一层血雾,快门按下后镜头玻璃竟裂开蛛网纹。照片洗出后,茶馆老板发现相纸背面浮现刘铁柱的脸,双目如井底黑洞,嘴角上扬似嘲笑。考古队失踪前,曾用地质雷达探测到井底有巨大金属物体,形状如盘踞的龙骸,雷达波却在接近目标时突然被吞噬,屏幕显示“信号源:未知维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