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鬼故事21(2 / 2)

刘伯蹲在岸边,浑浊的眼底藏着更深的秘密。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,他贪图货主许诺的十块大洋,将超载的渡船凿沉。十来个裹着红被的婴孩随船沉入河底,哭声在浑浊的水中飘了整整三天。有个娃娃死死抱着竹蜻蜓,指甲在船板上划出深深的血痕。那夜,刘伯在渡口听见纸船上传来孩童的啼哭,哭声里带着竹蜻蜓转动的咔嗒声。

道士在渡口设了三天法坛。桃木剑上贴满符咒,剑尖滴着公鸡血,朱砂在黄纸上画出的镇魂符泛着金芒。法坛中央摆着供桌,桌上供奉着三牲与糯米。每到子夜,纸船便会在法坛前现身,船头纸童的啼哭穿透夜色,震得法坛烛火摇曳。道士手持桃木剑踏罡步斗,口中念着镇魂咒,剑尖挑破纸船灯笼,火光瞬间将整个纸船吞没。

最后一晚,纸船在法坛前突然燃烧起来。火光中传来无数孩童的啼哭,哭声里夹杂着竹蜻蜓转动的咔嗒声。刘伯看见船头纸童的脸渐渐清晰,竟与二十年前那个抱着竹蜻蜓的娃娃一模一样。火光冲天时,纸船化作万千纸钱散入河中,河水突然翻涌,卷起层层浊浪,浪尖上漂浮着婴孩的襁褓与染血的竹蜻蜓。

###

次日清晨,渡口的青石板上多了个竹蜻蜓。蜻蜓翅膀沾满泥沙,转动时发出细微的咔嗒声,像是某种执念的余音。刘伯将竹蜻蜓埋进老槐树下,从此再未离开渡口。有人说深夜能看见他对着河水絮絮叨叨,有人说他早已被冤魂拖入河底。只有那老槐树上的红布条,在风中飘摇如招魂的幡。

七月十五那夜,渡口又来了艘纸船。船头纸童怀中抱着个用糯米捏成的孩童,孩童手中攥着半截竹蜻蜓。河面突然腾起浓雾,雾中传来刘伯凄厉的惨叫。次日村民发现,刘伯的船停在渡口,船舱里散落着浸透的纸钱,船头红绸缎上滴着暗红的血,血痕蜿蜒如一条通往地狱的路。

村中流言四起。有人说刘伯被冤魂剥皮抽筋,魂魄永困河底;有人说他化作渡口的守魂人,替冤魂指引超生之路。但每到子夜,仍有人声称看见河心漩涡处浮起星星点点的红光,像极了纸人怀中的朱砂。老槐树下偶尔传来孩童咯咯的笑声,笑声里夹杂着竹蜻蜓转动的咔嗒声,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。

三年后的清明,渡口忽然来了个外乡人。那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衫,腰间挂着个青铜铃铛,铃铛上刻着古怪的符文。他站在渡口整整三日,直到第四日黄昏,才将一叠黄纸抛入河中。黄纸入水即燃,火光映得整条黄河都泛起红光。河面突然沸腾,漩涡中心浮起十来个裹着红肚兜的孩童,他们怀中皆抱着竹蜻蜓,翅膀转动间发出清脆的咔嗒声。

蓝衫人对着河水长揖三拜,转身时留下一句话:\"二十年前船难,十魂未散,今以血亲之骨为引,超度往生。\"村民后来才知,那人是货主家独子的后人,当年娃娃被塞进船舱时,嘴里含着一块刻有生辰的玉牌。

那夜之后,渡口再未出现纸船。但老槐树下的红布条依然在风中飘摇,每遇暴雨,黄河水底仍会传来细碎的咔嗒声,像是某个未完成的执念在河心沉浮。

如今渡口立了块警示木牌,上书\"贪念纸船者,必溺河心\"。木牌背面还刻着歪歪扭扭的符咒,据说是蓝衫人临走时留下的镇魂咒。每到七月十五,仍有老人带着孩童绕槐树三圈,将糯米捏成的纸人放入河中,纸人怀中皆抱着竹蜻蜓的残片。

黄河依旧裹挟泥沙向东流去,浪涛深处,或许还藏着那些未得超生的冤魂。他们怀抱执念,在河心漩涡中永世轮回,等待某个贪心的过客,成为下一个替死鬼。